一说到到眼睛出血,大家都会立马汗毛竖起来,毕竟眼睛的健康直接关系着我们能不能看到这个美好世界。不过眼睛出血也分眼表出血和眼底出血两种情况,二者的原因以及严重程度都有所不一样,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医生!快看看我的眼睛,我眼底出血了!”
接诊医生一看微笑着说:“这不同于眼底出血,这是眼表出血”
眼表出血和眼底出血的区别
眼表出血
眼表出血医学名称为眼结膜下出血,是因为眼球表面的结膜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由于结膜是一层薄的透明黏膜,上面分布有许多血管,当结膜血管出血后眼白部分可明显看到血斑。
可导致结膜出血因素较为多样,比如用力揉眼睛、剧烈咳嗽、呕吐、用力排便等,均有机会振动血管,进而引起结膜血管破裂。
眼底出血
眼底出血多指玻璃体内、眼睛更深处的视网膜出血。通常情况下,肉眼是难以观察到眼底出血的情况,发病初期眼睛也不表现出特别的症状,只有通过正规的眼底检查仪器才可以观察到。需要注意的是,眼底出血是一种严重眼科病症,诊治不及时会有失明的风险。
【自我察觉】
平时对视物“异常”的情况多留个心眼:当眼前有黑影飘动、看东西变形弯曲、视野中间黑了一块(视野缺损),甚至感觉眼睛有不适感时,应立即到眼科医院检查,切勿不以为然,等发展到严重程度可造成瞬间失明。
【眼部检查】
眼部检查不是简单的检查视力而已,而是需到正规眼科医院进行眼压、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经过详细的诊断,及时发现病情并诊治。
以下人群应警惕眼底出血的发生
“三高”患者
“三高”是指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这些疾病均属于全身性疾病,如果控制不好,都会在不同时期影响到眼睛。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会引起视网膜的动脉或静脉堵塞、视神经病变;糖尿病会引起糖网症等一系列眼病。
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者较正常人的眼轴要长一些,度数越高眼轴会越长,这种异常增长会对视网膜造成牵引力,不断拉伸视网膜,使视网膜变薄,变得脆弱,如受到身体的内、外因素影响,视网膜周边部易发生病变,诱发新生血管等,均会增加发生视网膜裂孔或出血的概率。
渗出性或湿性老年黄斑变性
晚期黄斑变性中约三分之二是渗出性或湿性,渗出性或湿性老年黄斑变性多数合并黄斑区域的出血、渗出,还有可能形成视网膜疤,这种类型的黄斑变性表现为较严重的视力破坏,甚至造成更严重的视力丧失。
怎样预防眼底出血
生活中学会自律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避免酗酒、长期吸烟和熬夜。这些因素有机会诱发动脉硬化,发生视网膜静脉阻塞,可能造成眼底不同程度的出血。长期熬夜者心脏也可能会高负荷工作,引起血压和心率表现异常,血管收缩及免疫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可能会导致眼底微细血管痉挛、阻塞,同样也有几率诱发眼底出血。
防控“三高”疾病
眼底出血从外表看不出来,必须进行相关的检查才可以发现眼底出血。因此,“三高”患者应定期到医院检查眼睛,平时严格控制血压、血糖,以防止眼底视网膜进一步受到损害。高血压病人须把血压控制正常范围。
及时治咳嗽等病症
人到了一定年龄,血管便会发生老化,变得较为脆弱,生活中剧烈咳嗽、呕吐、用力排便等行为,均有可能振动血管引发血管破裂,发生眼底出血。因此,及时治咳嗽等病症,对预防眼底出血有一定预防作用。
不要疲劳用眼,保持充足的睡眠,可到户外多散步或简单运动,让眼睛调节适当放松,尽量不要提重物。
有眼底疾病的人群尽量不吸烟酗酒,出门佩戴遮阳伞、太阳镜等,避免阳光直射对眼底的刺激;
全身性免疫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的人群,先要控制血糖血压,其次要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定期检查眼底。
以上便是为您提供的相关解答,如果您还不了解,欢迎拨打甘肃爱尔眼视光医院的电话、或登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预约,我们的医生会详细地解答您提出的眼科问题。
- 没有相关新闻!
①医疗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医疗在线”或“来源:http://www.120ey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