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一名16岁的少年小叶在贵阳爱尔眼科医院接受了双眼角膜移植手术,其中左眼的手术已于今年3月顺利完成,恢复状况良好。10月19日,小叶再次踏入贵阳爱尔眼科医院,由经验丰富的王科华主任为他进行右眼的角膜移植手术。
据了解,小叶在去年发现自己的视力严重下降,起初家人以为只是普通的近视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叶的视力状况并未通过佩戴眼镜得到改善,家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立即带他前往附近的医院进行检查。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诊断,小叶被确诊为双眼圆锥角膜,这是一种角膜扩张性疾病,表现为角膜中央部凸出、变薄呈圆锥形,并产生高度不规则散光,多发病于青少年。

据统计,圆锥角膜的发病率约为两千分之一,10岁至25岁的青少年是主要的患病群体。圆锥角膜发病缓慢,一般双眼先后发病,会导致视力的明显下降。该病一般有潜伏期、初期、完成期、瘢痕期四期。
小叶确诊时已发展到了完成期,双眼角膜中央向前突,瞳孔区可见白色混浊等,只有进行手术才能一定程度恢复视力、正常角膜结构,如果再拖延,很可能会发生角膜穿孔、破裂,视力将受到不可逆的损害。
右眼术后第二天,小叶的右眼视力就从0.03就恢复到了0.15,后期还将进一步提升。“角膜移植是所有器官移植手术里成功率较高的一种,但不同的手术方式成功率和远期效果又有很大的差异。”贵阳爱尔眼科医院角膜眼表科孙仪亚主任解释,深板层角膜移植术不进入眼内,保留了患者自身角膜的后弹力层及内皮层,会大大降低术后排斥风险,角膜植片透明性可明显延长,但手术难度也会相对提高,“因一般角膜厚度只有0.5毫米,圆锥角膜则更薄且不均匀,因此对手术医生手术的精准度把控非常严格。”

孙仪亚主任表示:圆锥角膜早期单眼或双眼出现近视和散光,随着病情进展,单眼或双眼近视和散光进行性加剧,且戴镜矫正效果欠佳。如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晚期可出现角膜严重变薄前突、角膜瘢痕及急性圆锥角膜等,最终导致失明。因此,她强调,如果出现视力突然下降,且戴框架眼镜不能矫正时,应引起高度重视,需及时到专业的眼科医院就诊,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 没有相关新闻!
①医疗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医疗在线”或“来源:http://www.120ey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