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孩子还小=假性近视
家长在听到自己孩子近视时常常脱口而出:“是假性还是真性?”其实,假性近视眼只占青少年近视中的一个比较小的比例(不超过3%),它只是一种“近视”现象,本质上不是近视眼。举个例子:一个3岁男孩,视力只有0.6,家长自然的认为孩子是假性近视眼了。其实,年龄不是界定真假性近视的标准,3岁孩子一般有一定的生理远视状态,0.6的视力在这个年龄段是正常的。视力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做正规的医学验光。
误区二:戴眼镜早=近视加深
有些家长抱着“越早戴眼镜,以后度数会越高”的陈旧观念,毫无根据地拒为孩子配镜矫正。其实,这一认识甚至比误区一中“假性近视观点”的影响更大。应该根据验光的结果,结合视力要求、眼位、眼肌运动、是否有弱视等综合条件考虑配镜处方。在配镜之前,需要接受正规医学验光,只有明确眼睛的屈光状态,才能给予合适的矫正。
误区三:散瞳验光有害眼睛
固原爱尔眼科医院视光科吕颖哲主任介绍,散瞳后孩子会出现看近看不清楚,畏光等情况,事实上散瞳对眼睛并不造成伤害,如果是快散这种现象一般在6个小时后即可自行恢复正常。青少年儿童验光都需要散瞳验光。散瞳验光不仅可以避免睫状肌调节过强,而且还能避免由于调节痉挛而引起的假性近视。尤其是幼儿或小学生散瞳验光,更有助于得到一个客观的指标,使验光度数更为准确。
误区四:近视可在短时间内被医治
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一些家长在孩子患了近视后,总是喜欢在寒、暑假期间为其治近视。许多不良商家也正是利用家长们的这种心理,声称某种方法或仪器可在一个月甚至十几天内治了近视,导致许多家长上当受骗。其实,防治近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意短时间的突击性诊治都不可能治了近视。当孩子近视后家长重要的是要防止孩子近视度数快速发展。
误区五:戴眼镜后不必复查
许多家长在给近视患儿配眼镜后,便不再带其去医院做检查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临床实践表明,经常让戴眼镜的近视患儿去医院复查具有以下好处:1.能明确患儿原有的视力是否有变化;2.能明确患儿原有的真性近视是否发展。因此,家长们在近视患儿戴上眼镜后,应经常带其去医院复查,每年至少应复查一次,这样才能及时了解近视患儿的病情变化。
以上便是提供的相关解答,如果还不了解,欢迎拨打固原爱尔眼科医院的电话、或登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便捷渠道进行咨询预约,固原爱尔眼科医院的医生会详细地解答您提出的眼科问题。
责任编辑:王一点
- 没有相关新闻!
①医疗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医疗在线”或“来源:http://www.120ey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