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家长一定要时刻教导自己的孩子养成站、坐、行、走的好习惯,现在有太多的孩子患有斜视疾病,造成的根本的原因是日常不注意坐姿、站姿的标准性,使其造成患儿有明显的视力障碍。那么,日常应如何预防孩子患上斜视疾病呢?下面固原爱尔眼科医院医生来具体看看吧。
斜视有外斜和内斜之分,外斜是通常所说的“斜白眼”,内斜是通常所说的“斗鸡眼”,小孩子的斜视以内斜居多。
人的眼球壁附着有六条肌肉,这些肌肉受神经支配,相互牵拉配合,以协调眼球的动作,使眼球向各个方向转动。婴儿的眼球发育还没成熟,直径短,缺乏用双眼注视物体的能力,这样会出现暂时性的两眼斜视。斜视有的是先天性的,有的则是后天形成的。
先天性的斜视目前还没办法可以预防,但后天的斜视多是由抚养方法不当引起的,因此,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避免孩子出现斜视。
斜视简易测试法
如果你发现孩子有时会有斜视的状况,你可以在家里进行一项简单的测试,以判断孩子是否真的是斜视。
具体的方法是:准备一把手电筒,在光线较暗的地方让孩子仰卧,然后在距孩子的双眼大约50厘米的正前方用小手电筒照射双眼。
如果光点同时落在孩子的瞳孔中部,说明孩子没斜视,或者为假性斜视;如果光点一个落在瞳孔中部,另一个落在瞳孔的内侧或外侧,说明孩子为斜视,父母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经常变换睡眠的体位
经常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有时向左有时向右,可以使光线投射的方向经常改变,能使宝宝的眼球不再经常只转向一侧,从而避免斜视。
玩具多角度悬挂
在宝宝的小床上悬挂的彩色玩具不能挂得太近,应该在40厘米以上,而且应该在多个方向悬挂,避免孩子长时间只注意一个点而发生斜视。
增加眼球转动的频率
将婴儿放在摇篮内的时间不能太长,父母应该不时将孩子抱起来,走动走动,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从而增加眼球的转动,增强眼肌和神经的协调能力,避免产生斜视。
斜视应早治
许多家长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斜视只是影响孩子的外貌,等他长大以后自然会变好。这其实是错误的。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患有斜视,应该及早诊治,否则会给孩子留下一生遗憾。
一般人的视觉发育,从出生后3个月开始,一直可以持续到8岁左右,其中2岁以前是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如果及时医治,能帮助孩子纠正眼位、提高视力,为他提供良好的发育条件。反之,如果错过了理想的医治期,会造成弱视,孩子正常的视觉功能不能完全恢复了。
小宝宝都有点“斗鸡眼”
发育正常的婴儿,在6个月以后,双眼注视物体的能力增强,不再出现斜视;如果在6个月以后仍然没好转,要及时请医生检查;有的孩子远看时正常,近看时又成了“斗鸡眼”,这可能是远视眼引起的,也需要及时医治。
通过上面的详细介绍,相信现在大家一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写字、看电视等日常比较多见的事项上。另外,如果大家有斜视的症状,要去正规眼科医院进行常规的检查,以致能够避免此病的发生。
温馨提醒:如您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固原爱尔眼科医院医生将给予您详细的解答! 请不要耽误,及时和我们的医生沟通,以便于早日恢复。
- 没有相关新闻!
①医疗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医疗在线”或“来源:http://www.120ey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