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用“老眼昏花”来形容视物模糊,视力下降。
这个“昏”指的是眼睛中间晶状体浑浊,像蒙了一层白雾,这是白内障的典型表现,此时光线不能全部透过晶状体投射到视网膜上,导致不管看远处还是近处都会模糊,同时,看路灯、月亮时,单眼会出现光晕、重影。
目前白内障的理想医治方式是手术,在数字导航、超声乳化系统支持下,植入人工晶体,使患者重获清晰视力。
术后几乎不影响工作和生活。严重的白内障患者,可能有一点点畏光,建议佩戴墨镜、戴帽子、打遮阳伞等适应一段时间;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轻度的流泪或眩光,但适应后比较快也会去除。术后适应较快的患者,一周后便可以正常生活了。
但是白内障手术有一些常见误区。
误区一:药可以医治。医治白内障的方法主要分为药医治及手术医治两种。早期用药后可以延缓病情发展,但目前药尚不能起到去除白内障的目的。公认能医治白内障的手段仍是手术,一味用药只会延误医治时机。因此,建议患者听从医生指导,一旦视力下降严重,应及时看诊。
误区二:看不见了才能做手术。白内障在成熟过程中会引起继发性急性眼病、葡萄膜炎等严重并发症,而且过熟的白内障易造成手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给术后视力恢复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只要白内障患者有提高视力的需要,或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可以通过手术来提高视力。
误区三:患有某些疾病者不能手术。部分白内障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急性眼病等疾病,在医生指导下,同样是可以接受手术医治的。尤其是患有急性眼病的白内障患者,更应尽早手术医治,以防止眼压升高及恶性急性眼病的发生。
误区四:手术一定能提高视力。有些老年人做了白内障手术后,视力仍然恢复得不理想,这个可能跟患者同时患有眼病或其他眼底疾病有关。好像照相机的底片出了问题一样。对于这类白内障患者,即使做了手术,视力也不一定能够提高多少。
误区五:白内障术后还会再发。白内障摘除后是不再生的,约10%-20%的患者在植入人工晶体后的2-6年会再次发生视力下降,这通常是由于支撑人工晶体的后囊膜又出现混浊造成的,是白内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通过简单的激光医治,即可再次获得良好的视力,完全不用担心。
误区六:戴隐形眼镜会导致白内障。戴隐形眼镜的主要并发症大都和角膜相关,而白内障是晶状体病变,两者并不相关。至于电脑辐射会分解隐形眼镜的材质,更是想当然的说法。国外在关于配戴隐形眼镜所存在的风险中并没提及有关白内障的问题。相反,一些隐形眼镜因为可以阻挡部分对晶状体有害的中波紫外线UVB,可能还能起到延缓白内障发生的作用。
以上便是为您提供的相关解答,如果您还不了解,欢迎拨打固原爱尔眼科医院的电话向我们咨询预约,我们的医生会详细地解答您提出的眼科问题。
- 没有相关新闻!
①医疗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医疗在线”或“来源:http://www.120ey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