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全球第一位不可逆致盲眼病,由于青光眼发病原因复杂且种类繁多,大部分病人发病时症状不明显,往往一经发现就已经处于疾病中晚期,再加上青光眼视力损伤的不可逆性,其致盲危害,不可轻视!
目前我国青光眼的患病率已经达到2%,世界青光眼患者中有一半在亚洲,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亚洲的青光眼患者中又有一半以上在我国。更令人担忧的是,大部分青光眼是慢性的临床表现过程,因此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了青光眼,等意识到视力受损时,已经失去了早诊早治的机会。
韦萍院长指出,青光眼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定期规范随访以及尽可能选择更微创的方式,给后续治疗提供机会。所以,公众很有必要了解青光眼,以及可能的早期表现。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甘肃省副总院长、兰州爱尔眼科医院业务院长、青光眼科主任韦萍,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0余年,在省内开设青光眼专科门诊20年,开展各类抗青光眼手术近万例。撰写发表论文数十篇、撰写眼科疾病科普文章数十篇,曾获省、市科技进步奖。
1、什么是青光眼?致盲的概率有多大呢?
韦萍院长介绍,青光眼通常是指眼压升高,导致视野缺损及视神经损伤,使患者视力逐渐下降的一种眼病。它可以破坏人眼的视神经,从根本上毁坏视功能,患病后视神经随着时间慢慢受损,并且它造成的视功能损害是不可恢复的,只能尽早发现、尽早治疗以减少视神经受到的损害,使视功能维持在现有水平不再受损。
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发布的《中国青光眼指南(2020)》显示,2020年全球原发性青光眼患病人数超过7600万,2020年我国青光眼患者的人数达到2100万,致盲人数可达567万。其中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达3.05%,居世界首位。
因为青光眼发病的隐匿性以及对视力损伤的不可逆性,青光眼是排名首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危害大!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也是全球排名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韦萍院长强调,截止 2020 年我国有 2100 万青光眼患者,致盲人 数可达 567 万, 40 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 2.6%,致盲率约 30%。
2、青光眼的症状及危害?为什么会致盲呢?
韦萍院长介绍,青光眼的相关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眼胀、头痛、视力下降显着、眼压升高、出现视野缩小、晚间看灯光出现五彩缤纷的晕圈,像雨后天空的彩虹等。它的主要危害是:造成的视神经损伤且是不可逆的,表现为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严重的可以导致失明。青光眼要定期随访,及时治疗,稳住眼压,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就会 得到控制,视野和视神经的损害也会停止,患者可一生保有良好的视功能。
由于青光眼患者升高的眼压作用于视乳头筛板,使穿过视神经纤维 的筛板孔变形、扭曲、挤压;与此同时,因眼压升高,视乳头动脉血管的灌注压也会受阻而降低。以上两种原因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最终导致失明。
目前,青光眼治疗方法的主要目的是降眼压,达到不再损害视力及视野的程度。但眼压降低到什么程度不再损害视功能,对每个青光眼患者来讲是不同的。韦萍院长强调,在治疗过程中,即使术后都要定期复查,来确定每个患者的理想眼压,并将眼压维持在这个水平,所以青光眼治疗是终身的,并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规律治疗,定期复查就能得到理想的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所以青光眼治疗的目的是保护与保持原有的视功能。
3、得了青光眼该怎么办?
青光眼患者不一定都要进行手术治疗,需要个体化综合诊治。韦萍院长表示,对于症状较轻或者早期的青光眼患者一般采用药治,降低眼压还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激光手术,如果通过以上两者眼压皆得不到控制,则需手术治疗。
4、青光眼防治需要注意哪些?
(1)合理用眼 避免过度疲劳。不宜有熬夜的习惯,不要长久地看电脑、玩手机等,要注意防止因过度使用眼睛而引起的近视和眼压不稳定的情况。
(2)适当运动 降低眼压。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可以降低眼压。
(3)科学合理的饮食。多摄入一些粗纤维的食物,避免常吃一些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保持排便的通畅。此外,要控制饮用水量,每次饮用不应过多,可以多次饮水,以避免一次饮用过多而导致眼压升高。另外,还要避免吸烟和饮酒、不要喝浓茶或咖啡等。
(4)注意心理调节。青光眼患者要控制好情绪,保持积极情绪的稳定。
5、哪些人容易得青光眼?青光眼会遗传吗?
年龄超过 35 周岁的人、高度近视眼患者、糖尿病患者、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眼睛受外伤或者患有其他眼病的人。韦萍院长表示,青光眼发病具有多基因遗传病的特征,因此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应 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自己有眼胀、头疼、虹视等现象必 须及时就医,主动告诉医生自己有青光眼家族史,以配合医生及时诊治。
- 没有相关新闻!
①医疗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医疗在线”或“来源:http://www.120ey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