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别人的“白眼珠”和“黑眼珠”黑眼珠”边界清楚,我的“黑眼珠”上怎么长了一块肉,老一辈说这是“余肉”,我现在该怎么办呢?”
“医学上把这个多余的“肉”称为“翼状胬肉”,它不仅会造成眼部的刺激症状,也影响美观,且不同程度的影响视力。这种疾病需要如何医治,下面为大家简单讲解一下。”

一、什么是翼状胬肉?
定义:翼状胬肉(pterygium)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多在睑裂斑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从角结膜边缘区主动性侵入角膜表面的一种三角形、翼状、退行性、纤维血管性的增生组织。因外形似昆虫的翅膀而得名,为眼表常见疾病。除引起眼干、眼涩、异物感、眼红等眼部不适症状外,还明显影响眼部美观,严重的翼状胬肉可导致失明和眼球运动障碍。
二、翼状胬肉是怎样形成的?
病因:该疾病的确切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外伤、环境因素(风尘、日光、烟雾、紫外线等)、慢性炎症刺激(长期结膜炎、眼表炎症等)。
三、哪些人群易好发翼状胬肉?
好发人群:1.中老年人及成年人
2.长期户外工作者(渔民、农民等)
四、翼状胬肉有什么症状呢?
1.初期无自觉症状或轻度不适。
2.当侵入角膜时,胬肉伸入角膜表面遮挡瞳孔会造成视力下降。
3.合并眼表炎症时,眼部刺激症状明显,如发红、干涩、异物感、畏光、流泪、疼痛等。
4.胬肉较大时,会产生散光,严重时会引起眼球运动障碍。
五、翼状胬肉的类型有哪些?
1.进展期:胬肉充血肥厚,新生血管丰富,头部呈灰色隆起。
2.静止期:胬肉较薄,不充血,呈灰白色,头部扁。
六、得了翼状胬肉怎么办?
1.静止期且胬肉小的无症状者,可以观察。
2.药物治疗:适用于进展期未侵犯角膜,或者合并慢性结膜炎的患者,给于眼药水医治。
3.手术治疗:适用于进展期胬肉或胬肉长入角膜影响视力,建议择期手术。
翼状胬肉手术方式主要有:
1.翼状胬肉切除术
2.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瓣移植术
3.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






双眼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后一月

术前

翼状胬肉切除+结膜移植术后

术后10天
七、如何预防
1.户外活动、作业时应戴防尘及防紫外线的眼镜,尽可能避免烟尘、风沙及阳光刺激,保护眼睛。
2.注意眼部卫生,患沙眼或其它类型结膜炎应及时医治。
3.应注意睡眠充足,生活规律等全身情况的调整。
4.针对环境因素进行预防,如避开风沙、日光、烟尘、花粉等刺激。
5.出现翼状胬肉,及时就诊,定期随访,必要时择期手术。
八、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如何护理?
(一)眼部用药
滴眼药水:眼部用药前清洁双手,头后仰,轻轻拉开下眼睑,眼球上转,将1-2滴眼药水滴入结膜囊内,轻闭眼约1分钟。
(二)术眼保护
1.多闭眼休息,禁止脏水进入眼内,注意术眼用眼及手部卫生,禁止揉眼或不洁纸巾擦眼,避免剧烈活动。
2.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等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解大便影响伤口愈合。
3.请勿长时间看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避免长时间阅读,如不小心碰撞术眼,出现肿胀、出血严重或视力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看诊。
(三)饮食指导
营养均衡: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鱼、深绿色蔬菜、水果等。戒烟酒,少吃煎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炸鸡、咖啡等。
(四)绷带镜使用知识
胬肉术后佩戴绷带镜,可减轻早期角膜刺激症状,促进上皮愈合和创面恢复,在戴镜期间,您需要注意:
1.遵医嘱佩戴和摘除绷带镜,佩戴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
2.绷带镜可全天佩戴,勿自行摘除,复诊时由医生摘除。
3..佩戴期间勿用力挤眼,以防绷带镜脱出。
4.若绷带镜不小心脱出,不可再次戴回,复诊时告知医生。
- 没有相关新闻!
①医疗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医疗在线”或“来源:http://www.120ey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