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又名能近怯远症,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发育、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能近怯远者,非生成近视,谓平昔无此证,忽视物近则明了,原则昏暗也。
在我国儿童及青少年中,近视患病率较高。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发病率22.78%,中学生55.22%,高中生为70.34%。
假性近视指少儿不同年龄段正常视力(视觉)发育视力,视网膜分辨影响的能力。大多数孩子的假性近视都是用眼习惯不好,近距离用眼过多导致的,换句话说都是人为的。
假性近视及时重视处理,注意用眼卫生,改正之前导致视疲劳的不良习惯,视力可以恢复正常。
若没及时控制,加剧视疲劳,调节能力进一步退化,眼球便会开始变异性的生长,也即是眼轴变长,表现为眼球外凸,成为轴性近视,这便是真性近视!这时要想恢复视力已经变得较困难了。
眼位于头面,左右各一,是人体视觉器官。眼睛明亮,灵动,被古人誉为“睛明之府”。眼通五脏,气贯五轮。
长期近距离视物是促进假性近视的主要原因。眼科医生认为久视伤神,若阅读、用电脑或玩电子机时间过长,看电视或阅读姿势不正确,照明设备不足或过强,都会发展称为假性近视。
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颈椎紧张先压抑了督脉,眼睛的正常舒张功能被抑制,假性近视也较容易发生,久而久之还会发展成为真性近视。
判断的依据:
儿童在每个阶段,视力也会有不同的。新生儿视力较弱,一般都只能看见2-3米以内物体轮廓,2个月婴儿的眼睛能随目标的活动而转动,1岁儿童能识别眼、耳、鼻等器官,2~3岁儿童的视力达到0.5~0.6,3~4岁儿童视力为0.7~0.8,5~6岁儿童的正常视力接近1.0,而且1.0视力是标准正常视力。但也有孩子发育的好,四岁时也能达到1.0。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便可以确定已经是假性近视,我们要引起重视了。
1.长时间用眼后其视力低于1.0。
2.视力不固定,长时间用眼后视力下降,经休息后视力又会有所恢复。
3.通过药品诊治后视力可得到恢复,但停止后视力又下降。
4.排除器质性病变造成的近视。
预防与保护:
1.不要恶意伤害眼睛(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脑、看电视);
2.不要在光线过强或暗弱下看书写字;
3.不要在卧床或走路晃动时看书;
4.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迹不清的读物;
5.读书、写字姿势端正,眼睛和书的距离要不低于40厘米左右;
以上便是为您提供的相关解答,如果您还不了解,欢迎拨打兰州爱尔眼科医院的电话、或登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预约,我们的医生会详细地解答您提出的眼科问题。
- 没有相关新闻!
①医疗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医疗在线”或“来源:http://www.120ey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