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觉得自己眼睛干涩、疲劳?可能是得了眼干症。伴随着“读屏”时代到来,以及不良的用眼环境与行为习惯,干眼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目前我国干眼患者约有3.6亿人,平均每5人中有1人患干眼。
6月27日,爱尔眼科干眼诊疗门诊暨夜班媒体人干眼关爱计划在北京正式发布。该门诊旨在通过爱尔始创的“七步诊疗法”、世界同步的诊疗技术和干眼慢病防控体系,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干眼诊疗方案和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服务,现已覆盖全国80个城市107家爱尔眼科医院,预计到2022年底将达到300家医院。
爱尔眼科干眼诊疗门诊将于2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落地,持续为14亿“中国眼神”保驾护航。
”爱尔眼科干眼门诊暨夜班媒体人干眼关爱计划的发布,为进一步完善干眼的综合诊断提供了基础。“兰州爱尔眼科医院眼表与角膜病专科主任邢华平表示,干眼是由多类原因造成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是一种现代人的高发眼病。
据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指出,我国干眼发病率为21%—30%,已成为继近视眼之后又一国民眼健康问题。随着互联网、手机等的发展,由视频终端造成的干眼,在中青年群体(甚至青少年儿童)中越来越多。干眼患者人数每年新增10%,经常使用视频终端者干眼发病率高达93%。
“这跟现代人过度依赖电子产品息息相关。”邢华平主任解释道,当人们紧盯电子屏幕时,眼睛会一眨不眨进入“专注”状态,不自觉减少眨眼次数,睑板腺分泌的脂质就会减少。
此外,如果人们“不完全眨眼”,即每次眨眼,不能完全覆盖整个角膜,致使眨眼质量下降时,脂质排出的力度不够,也会减少脂质的分泌。由于缺乏脂质的保护,泪膜稳定性减弱,泪液蒸发加剧,导致干眼发生。
“尽管发病率高、人群广,但许多人不知道‘干眼’是病,产生看病意识。”邢华平主任指出,由于认知不足,不少患者因延误医治致重度干眼,而重度干眼因干燥致眼睛反复炎症,角膜遭到破坏,透明度逐渐降低,可能导致失明。
“干眼致病原因复杂,除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外,精神心理因素、环境污染、全身性疾病等都有可能引发干眼。”兰州爱尔眼科医院眼表与角膜病专科主任邢华平指出,在干眼的诊断中,准确区分干眼类型的“对症下药”特别重要。
爱尔眼科医院干眼门诊启动之后,将以门诊为核心,搭建干眼慢病防控体系。包括:以独创的“眨眼操”、行业干眼科普著作《干眼勿扰》为早期预防手段;以干眼诊疗门诊开展中期个性化规范诊治,对患者进行准确诊断、个性医治;以干眼理疗师长期随访及定期科普来强化患者的持续治疗和家庭护理习惯。
另外,此次在初届角膜及眼表国际论坛(ICC 2021)期间,爱尔眼科还发布干眼诊疗门诊暨夜班媒体人干眼关爱计划,以此为契机,我们将持续开展角膜病领域先进科学研究,并同步开发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以真正做到‘滋润视野,成就千里远见’,让每一位患者眼睛不再‘干涸’,拥有明亮双眸。
- 没有相关新闻!
①医疗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医疗在线”或“来源:http://www.120ey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