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视大家都见怪不怪,但是如果你认为近视不过是配副眼镜的事,那可真的小看它了。
近视不仅仅是戴眼镜的问题,更需要注意的是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可能引起视网膜脱离进而导致失明。
视网膜脱离是什么?
视网膜是眼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眼睛的成像部位,位于眼球壁的内层,像一层透明的薄膜。而视网膜脱落,并非是整个视网膜掉下来,而是视网膜的感光层和色素层之间的脱离。因视网膜是眼睛成像的重要部位,脱离后会影响视力,拖延不治会导致完全失明。
视网膜脱离的症状
视网膜脱离的症状可能是急性的,也可能是慢性过程,如果仅有一小部分视网膜脱离,可能没明显症状,但当视网膜脱离范围较大时,可能出现系列症状:
飞蚊与闪光:视野中出现许多漂浮的小黑点或扭曲的线条(漂浮物),单眼或双眼出现闪光感等,这是较早出现的症状。
视物变形:当周边部视网膜脱离时,易产生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变形等症状。
视物遮挡:视野两侧或中间出现雾状阴影遮挡,并且范围可逐渐扩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视网膜脱落有哪些类型?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高度近视、老年人、眼外伤等情况后易产生。主要是因为视网膜上出现破孔,玻璃体腔的液体跑到视网膜下腔所导致。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在具有眼底病、眼外伤、眼部炎症等情况后可产生。主要是玻璃体的增生性病变牵拉视网膜所导致。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主要是视网膜血管和色素上皮屏障功能受到破坏,导致血浆和脉络膜液体大量渗出和积聚在视网膜下所导致。
高度近视引起视网膜脱离是常见的原因之一。因为高度近视者比正常人眼轴要长,度数越高眼轴越长,眼轴变长之后,视网膜会被牵拉得越来越薄,视网膜变薄之后发生裂孔、脱离的概率会相应增加。
一般来说,身体接触性越强的活动,越容易发生视网膜脱落的危险,像踢球、打球、拳击、熬夜等等。
如何预防视网膜脱离
1、定期做眼底检查:西宁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科主任侯磊建议高度近视者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眼底检查,监测近视度数发展,检查眼底情况。一旦出现视网膜脱离征兆,一定要尽早治。
2、尽量避免剧烈运动:高度近视者的眼睛更为“脆弱”,因此,有可能撞击眼球的运动都应尽量避免,例如拳击、跳水等。
3、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高度近视者更要避免长时间的紧张用眼,防治近视的进一步增加,如通宵熬夜,持续几个小时盯着电子屏幕等都是不可取的。
早发现,早治
如果眼睛出现视野缺损或有黑影阻挡、飞蚊症、眼前有闪光感、视物模糊等症状,可能是视网膜脱离的征兆,应立即到院诊治,以免因延误诊治时机导致视力无法恢复甚至失明!
温馨提醒:如您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并能通过微信公众号在线挂号,西宁爱尔眼科医院医生将给予您详细的解答! 请不要耽误,及时和我们的医生沟通,以便于早日恢复。
- 没有相关新闻!
①医疗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医疗在线”或“来源:http://www.120ey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