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年患者在视力发生改变时,因不了解白内障症状、不够重视、虚假宣传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未能及时看诊而延误了理想手术医治时机,在“无谓的等待”中失明。
一些白内障患者盲目地信任
手术是眼科医生认定医治白内障的办法。白内障手术早已今时不同往日,正在向准确屈光、个性化方向发展,手术时机的选择也与以往大不相同。有哪些改变呢?只需一分钟,可以把握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理想时机。
认识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又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一般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晶状体老化浑浊的一种疾病。
像人老了长白头发一样,年龄越大发生的几率越高,人到了55岁,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白内障。
以目前的医学水平药尚不能起到根除作用。目前能医治白内障的手段仍是手术,一味用药只会延误理想医治时机。建议患者听从医生指导,一旦视力下降严重,应及时看诊。
误区:“熟透了”再摘!
老年性白内障一般分四个发展时期:初发期、未熟期、成熟期、过熟期。老年人圈子里有一种说法广为流传:要等“熟透了”再摘。错误!
这种错误观念是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基于当时的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如果白内障不成熟,无法看清全部混浊的晶体皮质并加以去除,因此要求患者在白内障成熟以后才能做。随着手术显微镜的普及和高清手术显微镜的推广,眼科医生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所有混浊程度的晶体皮质,所以技术上再也不需要等待白内障成熟才做。
一分钟,准确把握白内障手术时机
白内障手术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如果患者有可能从手术中获益,应该行白内障手术;对于成熟或膨胀期白内障,应尽早地实施手术。
爱尔眼科集团青海总院院长杨玲表示,一般情况下,患者视力降至0.5以下即满足实施白内障手术的初步条件;但需要注意,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应提前实施手术:眩光、屈光参差、单眼复视、对比敏锐度丢失以及日常生活出现困难。合并视网膜或视神经病变的患者也可行白内障手术,虽然术后视力可能不提,但是视野可能会有一定 ,并且有助于对眼底疾病的观察和医治。
白内障手术怎么做?有风险吗?
如果还觉得手术是“血淋淋、要卧床”,那你可out了——其实白内障手术是一个只需要10分钟左右的“小手术”,在眼科领域已经比较成熟。目前白内障手术主要运用的两种术式: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都已经达到比较安全、有效、准确的质量。
白内障手术大多是日间手术,做完手术当天可以回家了,视力比较快恢复。而除了技术给力,手术中植入的晶状体的进步也是日新月异:1、 从硬材料变成软材料,随之白内障手术的伤口也小了。2、 越来越多功能的晶状体出现。眼睛有散光、老花,一次白内障手术后能把这些问题都解决,让人们看远看近都不用戴眼镜了。
温馨提醒:如您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并能通过微信公众号在线挂号,西宁爱尔眼科医院医生将给予您详细的解答! 请不要耽误,及时和我们的医生沟通,以便于早日恢复。
- 没有相关新闻!
①医疗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医疗在线”或“来源:http://www.120ey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