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危险用眼行为依然比较普遍,仅有45.4%的学生用眼距离大于一尺,28.3%的学生用眼距离甚至低于20cm。
通过对庞大的青少年用眼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到青少年近视和这些行为因素之间的关联,以及青少年用眼行为的地域差异。依据这些结论,从孩子的用眼距离、用眼时长、用眼时环境光照的强度、户外活动时长和用眼角度这五个维度,更有针对性地制定避免近视发生、发展的方案,从而更科学地矫正近视,让更多孩远离近视眼。
报告显示,83.2%的学生单次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长超过40分钟,其中超过120分钟的占到53.5%;随着年龄的变化,仅有6—9岁的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长达到1小时,10—17岁的学生活动时长均不足1小时,且年龄层越大,户外活动时长越少;标准用眼角度为±5°以内(保持上半身直立、目光直视的正确坐姿),但多数的学生在次日的用眼行为中,98.3%的用眼角度时间在±0-15°之间,1.7%的用眼角度时间超过±15°,属危险用眼行为;33.7%的学生在环境光照不足200lux下用眼(标准用眼光照环境:室内除房间正常光源外,还需补充一个台灯光源),易造成眼睛的负担,引起近视的发生发展。
对于报告中呈现出的地域特征和城市差异,一二线城市学生比其他城市学生用眼距离更近、用眼时间更长,阅读环境光照更好,其他城市学生不如一二线城市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长。在周六日,学生用眼距离比在校期间更近、阅读环境光照更暗、户外活动时间更少。
研究青少年用眼行为的地域、城市差异,可以更好地协助当地政府部门落实近视矫正工作,帮助父母更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从而更科学地做好青少年近视矫正。
依据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及高度近视发病率的情况,这些近视的儿童青少年中,大约20%日后会发展为高度近视(近视度数≥600),而高度近视可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如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这将大大增加他们丧失视力的风险以及相关痛苦。
角膜塑形镜的优点
1.是一种非手术无明显创伤的视力矫治技术,无需手术,不去伤角膜;
2.可以迅速降低近视度数,提高裸眼视力,特别对于500度以下近视眼质量尤其明显;
3.只在睡眠时配戴,白天不用戴眼镜而可以维持清晰的视力;
4.对眼睛产生的改变是可逆的,只要停止戴镜2周左右,角膜可以完全恢复原来状态;
5.患者的近视加深速度变慢,甚至停止加深。
以上便是为您提供的相关解答,如果您还不了解,欢迎拨打中卫爱尔眼科医院的电话、或登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便捷渠道咨询预约,中卫爱尔眼科医院的医生会详细地解答您提出的眼科问题。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王一点
- 没有相关新闻!
①医疗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医疗在线”或“来源:http://www.120ey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