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现宝宝看物时有歪头斜脑看东西,或是眯着眼看东西时,说明裸眼视力可能不好,尽快去医院眼科检查,争取早诊断早矫正。当然如发现眼部有异常情况,如斜视,眼球震颤或黑眼球上有白色反光时,更应及时去眼科看诊。大量事实表明,在3岁前为眼轴快速发育期,许多影响视功能发育的疾病在这个阶段诊治,比3岁后眼轴慢速发育期诊治来得更好。
避免不良用眼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不正确的验光配戴眼镜,以及握笔姿势写字姿势不良,都能使物像后移,产生近视眼。在这里我们特别呼吁要重视正确的握笔姿势:食指放在笔杆上方,拇指和中指接触,这样露出笔杆和笔尖,保持距书本一尺处看清,如果拇指和食指接触甚至交叉,挡住了笔杆和笔尖,读写时只好把头斜向书本一侧,使物像焦点后移,造成了近视。改进与去除这些列举的不良用眼习惯,对预防近视眼及阻止近视发展有用。
识别与抵制不科学的近视眼防治方法。
眼睛能看清近物的功能叫调节,相当于照相机的调焦装置功能。20世纪前期,近视眼形成的理论认为是调节过强导致近视,但是近30年的研究发现:只有5%的近视眼是由调节太强引起的,而95%的近视眼都是存在着调节不足的问题,也是调节迟钝和不灵活引起的。纵观现今的近视眼防治仪器和药,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波又一波,这些产品的质量尚有待于研究。有许多近视防治产品所宣传的诊治机制主要是放松调节,从理论上说这些产品可能仅对5%的高调节近视人群有效,而其余95%的近视人群使用后会使得调节力更加不足,破坏了正常的调节与辐辏平衡,非但不能阻止近视的发生、发展,反而可能造成损害,因此在选择使用上要慎重。渐近多焦点眼镜目前也主要用于老视(即老化眼)人群中,而非近视人群。近视的发生机制相当复杂,研究已表明调节力过强只在较小一部分近视患者中起作用。那么这些近视防治产品充其量仅能对较少的特定人群有效,不能不分对象地使用。各种近视眼防治仪器,如果出于商业目的,一味广告猛攻,广泛使用,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在此也要请广大读者要认识这一道理,不要被不科学的产品所蒙蔽。
以上便是为您提供的相关解答,如果您还不了解,欢迎拨打中卫爱尔眼科医院的电话、或登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便捷渠道咨询预约,中卫爱尔眼科医院的医生会详细地解答您提出的眼科问题。
责任编辑:蟹蟹
- 没有相关新闻!
①医疗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医疗在线”或“来源:http://www.120ey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