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朋友在做近视手术前,比较关心的话题之一是如果做了近视手术,术后视力可以达到多少?能不能达到理想的预期?有些朋友还会直接问手术医生:“大夫,我的眼睛您可以给我做到1.5吗?”下面和大家聊一聊近视手术后视力恢复的问题。
术后视力评估标准是什么?
术前评估较为关键,体现在安全及有效两个方面。安全性评估即判断能否手术,包括近视度数、角膜厚度、圆锥角膜筛查,干眼症检查及眼部综合检查等判断手术条件,适合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视力能不能达到理想目标。
有效性评估判断术后视力标准,关键的矫正视力,也是验光测得的能达到的视力,也是手术后及戴眼镜矫正理论上能达到的视力。
多数情况下能达到1.0,但由于不同人之间视功能、视网膜神经灵敏度及细胞分布密度存在差异,所能到的视力也不一致,这也是有的人术后达到1.0,有的人达到1.5的原因。一些眼科疾病如弱视、眼底疾病、眼外伤、圆锥角膜均表现为矫正视力下降,因此术前往往需要明确矫正视力,排查眼科疾病,以了解预期视力情况。
术后多久,能达到术前视力?
若术前检查达标,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护理得当,较多人在术后2日既能达到相对理想的视力。每个人情况不同恢复有所差异,早期视力也基本满足生活的需求。
一般1周-3月视力变化平缓,6月-1年稳定,随着人们视力期望及视觉质量需求的提升,往往不单单要求视力达标,还体现在视觉质量清晰、看近舒服、夜视力好等方面。早期炫光、视力波动、看近恢复慢大多属于正常。
术后影响视力恢复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年龄及体质:年龄及体质体现在调节及愈合能力上,年龄大可能会表现为看近恢复慢,无法远近兼顾。每个人的愈合能力及角膜对激光的敏锐程度也不同。部分患者愈合能力强往往也容易造成屈光回退。因此个体间视力恢复快慢及水平上有略微差别。
2.近视度数及角膜条件:一般根据近视度数及角膜厚度判断手术方式,对于度数高、散光大患者,往往存在早期视力波动,视力恢复慢、夜视力下降等方面。由于切削组织多,需要时间使角膜形态逐渐恢复正常。让手术更加安全,角膜薄患者手术光学区设计小,因此夜视力及炫光恢复略慢。
3.干眼:表现为泪液缺乏或泪膜稳定性下降,一般造成视力波动,严重眼干则会造成角膜上皮缺失进而影响视力。因此术后同时改善用眼习惯及干眼护理,有助于视力的恢复及稳定。
4.角膜情况: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慢、水肿及感染等也会对视力造成一定影响,一般1周为组织修复及预防感染的关键期,需遵医嘱复查及用药。
5.手术配合程度:手术流程简单,同时也需要患者术前训练及术中配合较好,方能取得理想的质量,配合程度对术后视力恢复的快慢有一定影响。
术后所能达到视力需要术前评估,视力是眼部整体情况的体现,日常生活及术后恢复过程中难免会有轻微波动,需结合眼部条件等个性化评估视力标准及手术恢复情况。
以上便是为您提供的相关解答,如果您还不了解,欢迎拨打中卫爱尔眼科医院的电话、或登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便捷渠道咨询预约,中卫爱尔眼科医院的医生会详细地解答您提出的眼科问题。
责任编辑:蟹蟹
- 没有相关新闻!
①医疗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医疗在线”或“来源:http://www.120ey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