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60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白内障患病人数正呈逐年增长趋势。众所周知,治白内障的主要手段便是手术,然而近年来,我们常听说一个概念“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它是什么意思?和传统的白内障手术有什么区别呢?
与常规白内障手术不同,屈光白内障手术不仅是为了复明,其更多是为了更好的视觉质量。屈光白内障手术可以解决患者的白内障问题,同时也能解决远视、老花、散光、近视等一系列屈光问题,让其屈光度数恢复到与正常人一样。
传统的复明性白内障手术
爱尔眼科集团青海总院院长杨玲介绍,复明手术向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过渡的过程,其核心便是手术技术的改进和各种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的发展和改进。
在以前白内障摘除后装入的是单焦人工晶体。单焦人工晶体,顾名思义,便是只有一个焦点,若看远清楚,那么看近便模糊,需要佩戴老花眼镜;若看近清楚,则看远时需要佩戴近视眼镜。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近年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可矫正散光的人工晶状体、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等各种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的面世使白内障手术进入屈光手术时代成为可能。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特殊的光学设计使远近不同距离点上的光线均能聚焦在视网膜上,实现同时看远看近,从依赖眼镜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其中三焦点人工晶体有三个焦点,能同时达到远、中、近均良好的视觉质量,实现拥有全程清晰视力,术后视力更符合人体本身生理特征。
矫正散光的人工晶状体能够矫正角膜散光对视力的影响,减少看远对眼镜的依赖;非球面人工晶体可以降低球面像差对视觉质量的不良影响,减少周边扭曲现象……所有这些进步给患者带来了更加满意的术后视力和视觉质量。
哪些人适合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患者,有摘镜的愿望,术后不愿佩戴老花镜或近视镜;
高度近视患者,有摘镜愿望;
老花患者,希望摆脱老花镜。
何时才是做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合适时机?
以往,医疗技术落后,白内障手术要等熟透了做,那时患者已几乎“失明”,手术的目的便是复明,让患者在手术后能看到光,看到人影、物影即便是成功了,这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把微小手术切口和先进的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结合,实现了趋于完好的术后视觉质量,使得白内障手术时机大为提前,缩短了患者在模糊世界中痛苦等待手术的时间。
现在只要白内障引起视力或视觉质量下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便可以通过手术来改善视觉质量从而提高生活品质,回归清晰、明亮、多彩的生活!
温馨提醒:如您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并能通过微信公众号在线挂号,西宁爱尔眼科医院医生将给予您详细的解答! 请不要耽误,及时和我们的医生沟通,以便于早日恢复。
- 没有相关新闻!
①医疗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医疗在线”或“来源:http://www.120ey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