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许多的人都知道近视这种疾病。虽然这种疾病对我们的生命没什么的威胁,但是如果近视度数比较大的话,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下面,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这种疾病,我们医生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近视的明显特征。
1、视力减退:
简单来说,近视眼是“看近清楚,看远不清楚”。高度近视眼常常因为屈光间质浑浊和视网膜、脉络膜变性引起,其远、近视力都不好,有时还会有眼前黑影浮动(飞蚊症)。
2、视觉疲劳:
近视由于看不清楚远处物体,在看书、写字是为了看清字体,往往把书本放得比较近。这增强眼外肌中的内直肌收缩,使两眼向内汇聚,集合作用加强,以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对应部位;同时,为使近距离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清晰,眼内的睫状肌也增强收缩,调节紧张相应增强。眼的肌肉长时间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而且还会加快近视的发展。有些人在看书、写字或者近距离工作时间较长后,出现字体模糊、眼胀、眼痛、眼眶痛、甚至眩晕、恶心等症状,重者疼痛向眼眶深部扩散,甚至引起偏头疼,亦可引起枕部、颈项肩背部的酸痛,这是由于眼部的感觉神经发生疲劳性知觉过敏所致。孩子看书时间长后会感到字迹模糊、字行错乱、双影。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经常喜欢眯着眼睛看,这是因为远距离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物象不清晰,呈朦胧状态,眯起眼睛时,犹如眼前放了一个小孔镜片,增加了眼内成像的焦点深度,能够看得更清楚些。但眯着眼睛看,也会使肌肉过度疲劳,容易引起眼疲劳。同时长期眯着眼睛看东西也会使角膜各子午线屈光力产生轻微变化,从而导致散光。由于眼睛抵抗力下降,有时会反复发生睑缘炎、麦粒肿、慢性结膜炎等。
3、飞蚊症:
飞蚊症指眼前出现点状、线状或蛛网状黑影飘动,犹如“蚊蝇”在眼前飞来飞去,黑影有的像蚊蝇的翅或网状,有的像小空泡或烟雾状,虽眼球转动而飘动,时隐时现。这种情况与人眼球内的玻璃体变化有关。正常的玻璃体是由细长的纤维丝所组成,纤维丝间隙充满粘性半流体,还充满粘蛋白,呈透明的凝胶状态。但随着人的年龄增长,特别到了老年期,玻璃体发生退行性改变,使原来的凝胶状态发生液化,出现细点状、条状、网状等形状投影到视网膜,随着眼球的转动而飘浮游荡,于是眼前出现了“飞蚊现象”。如果这种飞蚊在短期内突然增多或者出现红色絮状/幕状,则提示视网膜脱离或者黄斑出血,如不及时诊治,有失明的危险。
4、眼球突出:
高度近视眼由于眼球前后径增长,眼球变大,外观上呈现眼球向外突出、瞳孔较大而且对光反射不灵敏。
5、眼底改变:
高度近视由于眼轴过度延长,视网膜拉伸变薄,显现出神经乳头周围的脉络膜组织,常形成白色弧形斑/环状斑。同时视网膜的血管变细变直,可影响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营养,以致浅层色素脱失而是脉络膜血管外露,使眼底像豹子皮的花纹,形成所谓的“豹纹状眼底”。此外还可形成后巩膜葡萄肿、锯齿缘部囊样变性等眼底改变。黄斑区视网膜本身没血管,营养供应全靠临近的脉络膜组织,更容易受到眼底血液供应减少的影响。当此区脉络膜小血管因过度牵拉等原因而破裂时,既造成黄斑出血,此时患者自觉眼前出现一固定黑影/黑幕,视力明显下降。如血液供应障碍或反复出血,可造成黄斑区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视网膜萎缩,严重影响视力。
6、外斜视:
发生近视后,由于看近时使用调节较少,而是用集合功能相对较多,造成调节和集合功能的不平衡,内直肌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久而久之,造成内直肌功能不足,两眼集合功能相应减弱,因而较易形成外隐斜或外斜视。如果两眼近视程度差别较大(屈光参差),则近视程度较深的眼斜视程度也较大,而且长时间后还可形成弱视。
通过上面的介绍,您是不是知道近视都有哪些明显的特征呢?其实,对于许多的近视患者来说,日常生活当中,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节自己的饮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近视的出现。
文献来源:
转载自爱尔眼科
以上便是为您提供的相关解答,如果您还不了解,欢迎拨打宁夏爱尔眼科医院的电话、或登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预约,我们的医生会详细地解答您提出的眼科问题。
- 没有相关新闻!
①医疗在线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医疗在线”或“来源:http://www.120ey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